服务热线:
010-82909392
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中心 > 如何使用长焦距显微镜观察活体样本?

如何使用长焦距显微镜观察活体样本?

发布时间:2025/7/8 点击量:75

使用长焦距显微镜观察活体样本需兼顾高分辨率成像与样本活性维持,核心在于​​光学系统适配、环境控制及动态观察技术​​的结合。以下是具体操作流程与关键技巧:


​一、前期准备:设备与样本适配​

​1. 显微镜选择与配置​

  • ​长焦距物镜选择​​:
    • 长焦距物镜(如50×、100×长工作距离物镜,工作距离≥5 mm)可避免镜头与样本接触,适合观察培养皿、微流控芯片中的活体样本(如细胞团、小型模式生物)。
    • 若需更高分辨率,可搭配油浸长焦物镜(但需避免油滴接触活体样本,通常用于固定样本)。
  • ​配套光学模块​​:
    • ​落射荧光模块​​:若样本标记荧光蛋白(如GFP、RFP),需配置激发滤光片、二向色镜及发射滤光片,激发波长需匹配荧光探针(如GFP激发488 nm)。
    • ​差分干涉对比(DIC)模块​​:增强样本表面形貌对比度(适合观察活体组织切片或胚胎发育)。

​2. 活体样本制备​

  • ​培养环境适配​​:
    • 将样本置于专用培养皿(如μ-Dish、Glass Bottom Dish)中,底部需平坦透明(如盖玻片或特殊光学树脂),避免长焦物镜因工作距离限制无法对焦。
    • 若样本需悬浮(如斑马鱼幼体、原生动物),使用开放式培养皿或微流控芯片,搭配温湿度控制载物台。
  • ​维持活性的关键条件​​:
    • ​温度​​:恒温载物台(37℃±0.5℃,哺乳动物细胞)或环境舱(室温~42℃可调),避免温度波动导致样本应激。
    • ​气体​​:密闭培养舱通入5% CO₂(维持pH稳定)及95%空气(或高氧环境,如斑马鱼需21% O₂)。
    • ​湿度​​:载物台覆盖湿润滤纸或连接湿度控制器(相对湿度>80%,防止样本脱水)。

​二、显微镜操作步骤​

​1. 粗调与对焦​

  • ​低倍预览定位​​:
    • 先用低倍物镜(如4×或10×)快速定位样本区域(如细胞集群、胚胎位置),避免长焦物镜因视野窄直接搜索困难。
  • ​长焦物镜切换与对焦​​:
    • 转换至长焦物镜后,通过粗调螺旋将物镜降至接近样本(注意工作距离,避免碰撞),再逐步微调聚焦旋钮至图像清晰。
    • ​技巧​​:活体样本易移动,可先暂停培养液流动(如关闭微流控泵)或降低温度(短暂至30℃)减少漂移,完成对焦后再恢复环境。

​2. 动态观察参数设置​

  • ​曝光与增益控制​​:
    • 降低荧光激发光强度(如LED光源调至50%~70%功率),减少光毒性;延长曝光时间(如100~500 ms)或提高相机增益(但需平衡信噪比)。
    • ​活体样本专用模式​​:启用“低光毒性成像”模式(部分显微镜软件内置),自动优化光源脉冲频率与强度。
  • ​时间序列成像​​:
    • 设置间隔拍摄(如每30秒1帧,持续1小时),记录细胞迁移、分裂等动态过程;若样本移动快(如斑马鱼心跳),可提高帧率(10~30 fps)并缩小视野范围。

​3. 环境稳定性维持​

  • ​防震与抗干扰​​:
    • 将显微镜置于防震台(尤其共聚焦或高分辨率模式),避免人员走动或设备振动导致图像模糊。
    • 关闭室内强光(减少环境光干扰),关闭空调直吹载物台(避免气流扰动样本)。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光毒性管理​

  • ​减少激发光暴露​​:
    • 使用窄带滤光片(如GFP激发带通470/40 nm)提高光效率,降低总光照强度;
    • 采用间歇成像(如每观察5帧暂停10秒),避免连续光照导致活性氧积累。
  • ​样本状态监测​​:
    • 实时观察细胞形态(如胞膜完整性、线粒体分布),若出现肿胀、碎片化等损伤迹象,立即停止成像或降低光照强度。

​2. 焦面漂移补偿​

  • ​硬件解决方案​​:
    • 配置自动对焦模块(如电动Z轴步进电机),每隔一定时间(如1分钟)重新校准焦平面;
    • 使用抗漂移载物台(如压电陶瓷驱动平台),补偿样本因温度变化或培养液流动导致的位移。
  • ​软件算法辅助​​:
    • 启用“实时焦面追踪”功能(部分显微镜软件支持),通过检测样本边缘或荧光标记点自动调整焦距。

​3. 样本污染风险控制​

  • ​避免介质蒸发​​:
    • 培养皿加盖透气膜(如聚四氟乙烯膜),或使用密封式微流控芯片,防止培养液蒸发导致盐浓度升高。
  • ​清洁镜头与载物台​​:
    • 观察结束后,用无水乙醇擦拭物镜前端(避免残留培养液腐蚀镜片),载物台用75%乙醇消毒(尤其接触过病原体样本后)。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图像模糊(非对焦问题) 样本移动过快、环境振动 降低培养液流速、启用防震台、缩短曝光时间
荧光信号弱 激发光强度不足、滤光片匹配错误 提高LED功率(≤70%)、检查滤光片组波长匹配性
样本快速死亡 温度/CO₂波动、光毒性过强 检查恒温系统、通入气体流量、降低光照频率
焦面漂移严重 载物台热膨胀、样本形变 启用自动对焦、改用抗漂移载物台

​五、总结​

长焦距显微镜观察活体样本的核心是​​平衡分辨率与样本活性​​:通过长工作距离物镜减少物理干扰,结合恒温、恒湿、低光毒性成像技术维持样本生理状态,并利用动态对焦与时间序列成像捕捉活体过程。操作中需严格控光、控温、防震,针对不同样本特性(如细胞、小型生物、组织)灵活调整参数,才能实现高质量、低损伤的活体成像。

北京京百卓显科技有限公司

传真:010-82909811

邮箱:13910820560@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悦秀路99号6层1单元603

版权所有 ©北京京百卓显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1009704号-1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GoogleSitemap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3910820560

扫一扫,关注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