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2909392
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中心 > 超景深视频显微镜的技术原理与性能特点

超景深视频显微镜的技术原理与性能特点

发布时间:2025/3/13 点击量:333

  超景深视频显微镜是一种结合显微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新型显微成像设备。它能够通过多层次的图像合成技术,获得比传统显微镜更宽广的景深,尤其在观测样本的三维结构时,展现出极其精细的成像效果。
  一、技术原理
  超景深视频显微镜的核心技术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控制自动对焦系统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扩展景深范围,使得在不同焦距的图像层次中进行逐层扫描、采集,再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合成,生成全景深的三维图像。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自动焦距调整:首先使用自动焦距控制系统,逐步调整样本的焦点,通常是在不同的焦距位置获取多张图像。
  2、图像采集与存储:在不同的焦距位置,通过相机或摄像机系统拍摄得到不同焦平面上的图像。每一张图像代表了在该焦点位置的样本细节。
  3、图像处理与合成: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图像处理算法(如焦平面对齐、边缘检测、像素填充等),将不同焦平面上的图像合成一个无缝的全景深图像。常见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锐度合成法、最小模糊合成法等。
  4、生成高清晰的全景深图像:经过合成后,最终的图像展示了整个样本的清晰结构,避免了传统显微镜在较大样本范围内出现焦外模糊的现象。

 

超景深视频显微镜


  二、性能特点
  1、超大景深:传统显微镜受限于物镜的光学特性,景深通常较浅,使得样本的部分结构会显得模糊不清。而超景深视频显微镜通过图像合成技术扩展了景深范围,能够同时清晰呈现样本的多个层次或不同深度的结构,避免了传统显微镜的焦外模糊现象。
  2、高分辨率:也能够在多个焦点位置获得高清图像,且每个焦平面上的图像分辨率与常规显微镜相同,图像合成后,整体分辨率依旧较高。其细节还原度远超传统显微镜,能够展示微小的结构特征和纹理。
  3、三维成像能力:通过合成不同焦距的图像,不仅能提供二维图像,还可以生成三维的立体结构,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样本的空间分布和结构。这种三维成像对于分析复杂的生物组织、纳米材料等具有重要意义。
  4、实时成像:通常能够实现实时成像,具备较强的动态监测能力。这使得其能够广泛应用于生物过程监测、实时观察样本反应过程等动态研究,尤其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实时监控样本状态具有很高的价值。
  超景深视频显微镜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对焦系统,突破了传统显微镜景深浅的问题,提供了更加清晰、完整的样本成像。其高分辨率、三维成像能力以及实时成像功能,使得它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京京百卓显科技有限公司

传真:010-82909811

邮箱:13910820560@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悦秀路99号6层1单元603

版权所有 ©北京京百卓显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1009704号-1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GoogleSitemap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3910820560

扫一扫,关注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3号